最近正在對自己做一連串的心理療程,也許可以不需要說的這麼嚴肅該說對自己內心各種情緒的一種探索,探索可能產的原因並了解他在體內真正的『形』是什麼。當然,我也藉這種探索觀察旁人的反應了解周遭的人。
有些聽過我分析的朋友在聽到分析後都以某種不可思議的眼光看著我,訝異我近乎冷血像切割另一個人而不是我自己。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是國二或大約國三期間,那時對哲學類的書很有興趣,家人認為我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朋友鬼混的同時我正各處的書店尋找哲學、心理學的書,後來大多在興大的書店消磨時間。
看心理學的起因是我懷疑自己是個同性戀者也是第一次對自己做分析,目的是想確認自己性向,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接受。那個時代還是男女分班對同性的接觸比對異性的接觸多,對同性的欣賞比較明顯,收到情書全都是同性寫的還有一些爭風吃醋,種種現象下會有這種懷疑很正常也是我學會意識自己思想及意念的開始。至於分析的結果在幾年之後被證實的確沒有錯誤。
第二次分析自己在大約十七八歲的時候(註一),由於發生對我打擊頗大的事並且讓我生活在某種強大的精神壓力下(註二),我又再度重新尋找心理學,這次研究的書偏向精神官能症及人格分裂(註三)同時也開始看厚黑學,因為這次的事件中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他是一位三十多歲熟知心理學的教練。分析出焦慮與壓力的來源同時清楚自己的心理狀態後,第一次我試著用心理學來和別人互動也可以說和別人對抗,技巧雖然拙劣但對方並沒有想到所以我安然自他故意給予的精神壓力下脫離。這段時間是我人生中的轉捩點,他給予我的經驗也許並不愉快但我仍感謝他給了我一次學習面對的機會,雖然這種經驗不是令一個人重生就是令一個人毀滅。
接著再分析是因為分手,那時的我己不再尋找心理學的書而是直接對身體及心理上的反應做分析及了解並安然接受,前後最大痛苦指數的呈現大約三天,後續的零星情緒雖然也不可避免但也都沒有影響太多因為我很清楚他們的存在狀況,偶而的情緒發洩仍是必須的。
最近一次就是這段時間,在同時也不斷的在練習並回應別人一些心理反應上的應對,如果你是那個人我想你應該不會對我這樣清楚而覺得不能接受,因為我了解你。而我也必須說明雖然某方面來說我很清楚(註四)別人各種行為及情緒上可能的起因及反應,但我的起心動念都只是往『如何讓對方沒有心理壓力或愧疚』的方式解決問題,實驗還在持續中。而我也很樂於接受各種測試,我不會去偽裝會很真實的參與,明白的人應該會了解越是清楚複雜的人越是知道如何簡單,這是別人之所以認為我很單純的原因,我不需要太複雜。
也許你會想把這些都說出來的我,難道不怕會像軍機全洩露被掌握住讓你知道如何應對嗎?這點我有我絕對的把握。
註一:從十六到二十這段歲月中曾有和社會脫節我並不能很確定發生時間
註二:這段事關別人的隱私雖然是在網上仍不便說明
註三:由種種現象看我懷疑那個人有這種症狀所以偏向尋找那類的書研究
註四:這裏我並不想太肯定